孤独症是一种广泛的发育障碍。孤独症通常在三岁之前就开始发病,直到现在还不清楚,但是一些研究发现:儿童孤独症是一种生物学基础很强的遗传疾病。一名孤独症儿童的出现,对家庭是沉重的负担,父母在此过程中倍受煎熬。孤独症儿童只沉浸在他们的世界中,拒绝沟通,不理解亲情。
有些人说孤独症的孩子是沉默的天使,他们有自己的世界,但外来者不知道。孤独症儿童在现实生活中给家庭带来了痛苦,也给孤独症儿童的成长蒙上一层阴影。
对待孤独症儿童,应了解四件事情:
1.儿童孤独症通常在发病前没有明显的异常特征,因此很容易被父母忽视,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早期发现孤独症。如儿童在两岁前出现下列症状,应考虑请专业人士作进一步评估及仔细观察:对语言逗笑缺乏反应,但对音乐特别敏感,喜欢看广告;对普通玩具缺乏兴趣,但对某些非传统玩具十分着迷;喜欢来回奔跑或旋转,不与人玩互动游戏;与人缺乏视觉接触,呼之无反应;不会主动用食指指物,需要时即抓别人的手拖向所需物品;直到18个月还不会叫爸爸妈妈。
2.有些父母虽然觉得孩子有问题,但往往希望只是暂时的问题;有些父母甚至认为,越晚开口越聪明,采取消极等待法;有的家长则带着孩子辗转各大医院,寻求名医诊断,结果往往错过了早期好的治疗时期。事实上,对于孤独症儿童,早期2~3岁的干预对预后有显著影响。所以,如果怀疑有孤独症或其他发育问题的儿童,主动出击是取胜的重要法宝。父母应积极早期干预治疗。
3.孤独症的治疗应该根据每个孤独症儿童的具体情况,使用不同的治疗训练,甚至是原则相同的治疗方法,实施时也要根据儿童的发育状况进行调整。同一名孤独症儿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采取不同的策略,因此特别强调个性化训练。综合评价是了解儿童特征、选择有效治疗方法的基础。对于发育水平未满三岁的儿童,应进行个体训练;发育已达四、五岁的孤独症儿童,应结合集体教育,结合个别训练。要调整治疗方法,定期复查是非常必要的。
4.由于孤独症是发育障碍,不能自然治愈,治疗的效果往往是在训练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,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,对功能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,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目标,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所以,我们建议父母首先要学会接受现实,在做好长期作战准备的前提下,与专业人士一起,分阶段规划治疗计划及家庭安排,争取更多资源支持,给自己和家人留一点自由空间,让家庭继续快乐下去,生活和治疗才能持续。